心理与大脑

2020年12月17日 周四 晴

人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生。人在影响环境,环境也在影响大脑。文化相当于软件,大脑相当于硬件,要理解大脑的基本常识与运行规律,《适于脑的教学》《脑的学习与记忆》三个问题:大脑是如何运作的;大脑的发展到底有无关键期和阶段性;经验是如何影响大脑的。

学习可以理解为迁移,人要适应环境,更要改造自身,不只是改造肌肉,更重要的是改造大脑,哪怕是改造肌肉,也没办法离开大脑这个中介。理解大脑如何运作,外部世界如何影响大脑至关重要。

1、大脑如何运作

以往的错误说法:大脑是一个仓库,爱因斯坦只是利用了很少的部分。为什么?这种观念是死记硬背的基础,“趁孩子还小,记忆力强,要把伟大的经文输入到大脑里,这是一条学习的捷径。”实际上,孩子的记忆力比成人更强已经被我们否定了,是错觉。记在大脑里存储着未来再用,也被我们否定了,这是不可能的。该有一种说法更流行:左右脑理论以及大脑分区的理论。大脑确实有功能分区,但是大多数时候,大脑是联合作战的。大脑是一个组织,它有各种角色,?有安保人员,有办公室人员,有项目专家,有项目负责人,分工很明确,安保人员是确保组织安全的,办公室要解决沟通协调问题,项目专家要解决高难度的专业问题,所以对智商要求很高,项目负责任人决定做什么事情,以及如何安排与评估。若突然有坏人闯进来,安保发挥作用,专家能力再强也不行,大脑里的分区各有各的作用,决定单位整体水平的是什么?一定是整体结构的最优化, 结构决定功能 ,而不是某一部分。专注一部分不能带来整体的优化,哪怕练习某一部分也是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之上的。更因为是结构优先,相互的工作是相互补位的。安保请假,办公室文员可以补上,承担起守卫的职责,久而久之,安保水准也上升了。耳聪目明也不完全对,耳朵听不见眼睛更明亮,眼睛看不见耳朵更灵敏。平时我们说,左脑比较理想,擅长逻辑思维,知性脑,右脑擅长形象思维,那音乐家用哪个脑思维?实际情况是,音乐家在处理音乐的时候,他的左脑更活跃,一定是左右脑同时使用的。新手与专家音乐家不一样,新手多用右脑,专家多用左脑,数学是相反的。为什么,新手靠运算的地方,专家靠直觉,新手靠直觉的地方,专家靠运算。你在感受音乐,专家在分析音乐。大脑是以整体方式发挥作用,是整体的结构与功能,你不能把大脑当成互不联系的区,或者先当成互不联系的区,再建立机械的关联,这是维果茨基反对的。

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的,假如你的眼前一盆花,你是如何看到一盆花的?是否是花倒映在你大脑里?似乎是你站在水边水中的倒影一样?是整个投射,映射到大脑里?当然不是。是被大脑的感受器进行拆分,不同的感受器接收的是不同的刺激,大脑的多个感受器同时感受这一盆花,不同的感受器只感受应该感受的部分。比如,形象、颜色、香味,是有不同的感受器接受的,同时,也要知道,但指颜色就不止一个感受器,大脑中并没有颜色的说法,颜色是感觉,是加工处理以后的感觉,你能看到颜色,是因为光,光的本质是电磁波,本身没有颜色,所以颜色是加工处理的结果。不同的感受器对这盆花进行了要素拆分,然后再大脑中进行了重装,重构,这时,你就看到了一盆花,实际上你不是看到了一盆花,你是建构了一盆花,这个很重要。

你的建构会出现问题,会增加或者减少一些东西,不同人看到的一盆花是有差别的,因为你不是倒影,你是重构,重构时有些零件多了,有些零件少了,是正常的,与中央处理器不一样。最明显的例子是错觉,错觉的存在证明大脑是建构的。因此,眼见不一定为实。(分布式认知:你买的苹果手机是组装而成的)大脑里也有这样的快递员,他把外部世界送到大脑之家进行组装,你是不是聪明,取决于大脑中快递员的数量与效率,这个快递员叫神经员,所谓的突出可以看成快递点。如果一个地方人烟稀少,他的快递点就减少,如果一个地方人越来越多,快速点就多。大脑是处在变化当中的,大脑是受自然成长经验影响的即外部影响。大脑生长的基本原则是“用尽废退”,大脑总是在自我修剪,一方面删除,一方面增加,与外部的世界的运动有关。

一个孩子生下来,大脑有基本的配置,当孩子面临外部世界时,一些东西用不上,经常用的联结会增强,不经常用的连接会消退。比如,人生下来会游泳,不用多久,游泳的能力会消失,再要想游泳,需要再次学会,意味 着我们的经验会重塑大脑 ,大脑是在与经验或与外部世界互动。我们要重新看待天赋的问题,天赋不是一成不变的,天赋与后天的教养也没有绝对的界限。智商是可以变化,而且智商也是在变化当中的,出生以前,线路已经布好,它对出生是有影响的,出生以后线路的调整也是在以前布局的基础上,学习可以让人变得聪明。

学习是如何让人变得聪明的?书上的实验,分成四只老鼠:一组是学习跨越可以增高的障碍物,杂技鼠,学习鼠,第二组练习,踩脚踏车,强制练习鼠;一组是自愿练习者,轮子老鼠,自由练习鼠;还有一组是笼中马铃薯老鼠,不练不学鼠。比较以后的结论是,脚踏车老鼠和轮子老鼠也即练习鼠现实了较高的血管的密度,但是杂技老鼠即学习鼠神经细胞突出的增加数量特别多,学习与练习对一个人的影响。学习与练习的区别在哪里?练习会增加血管的密度,学习会让神经变多。学习会增加快递员的数量,练习会增加快递员的效率。

“突出和血管的形成,是大脑适应性的两种形式,但他们是有两种不同的机制,不同的行为事件来驱动的。

反复的练习可以提升提取的速度,真正的学习,可以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,一个让路变宽,一个让路变多,跑的更灵活,应试教育强调练习,学习内容和套路相对固定,重要的是提取速度。素质教育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,增加路径。

练习与学习的区别很重要,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?要提升学习能力,要让学生遭遇负责任务;要提升速度,要把同样的题目反复练习。学习很重要,练习很重要,只有练习没有学习,只有学习没有练习,也不行。乘法口诀表二十以内的要形成自动化,依赖的就是反复练习,最好的办法是先学习再练习,先布好线,再提升反应速度,这是大脑适应性的两条路径,其实对应的是学习与练习。

2.我们还要明白,大脑是有敏感期的。大脑的不同部分发展是不均衡的,有些先发展,有些后发展,有些是终身在发展,有些在特定时间才发展。如刚生下来的人,你把他的眼睛蒙起来,一段时间后,他会永久的失明,因为他处在视觉发展的关键期,一旦妨碍,就不能够发展。因素识别能力,幼儿比成人有更多的可能性,但是不使用就会丧失分辨能力,外语与方言学习莫不如此。为什么?恰恰可以解释浪漫、精确、综合。幼儿期,孩子刚生下来,它在很多方面处于浪漫期,混沌期,充满可能性,一旦被定型,必然是以必要的丧失为前提,我们讲到的精确是以减除多余的部分为前提,减除以后就会丧失可能性,也叫“君子不器到君子必器”的转移,口语表达越早越好,过一段时间,语言会被母语塑造,发展的难度就会加大。也有其他的敏感期,如一二年级的读写绘,孩子在幼年期都有绘画天赋,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,三年级以后绘画天赋就逐渐丧失,只有一部分孩子绘画天赋能够保留下来。如同**《男孩唱诗班》,童声是有阶段的。人一旦过去某个阶段,某些能力会丧失。一二年级孩子要多表现,多表演,要上小桥音乐会,因为到小学高段,小学三年级后会进入羞怯期,青春前期,青春期,就会减少与异性接触,目的是保护自身,因为生理发育没有完全成熟。羞怯期前,孩子的表现力要充分发育,如果没有发育,到羞怯期会形成自然的锁闭,这就是睡美人的故事。没有早期开发就会影响孩子的后期的表现,一年级表现很多,其他年级孩子上课会自动低头,不愿意表达。因此,抓住敏感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。

对于大脑来说,任何技能的发展都是多个大脑器官协同合作的结果,因此,要避免形式训练,训练要从整体入手,从结构入手,从协作入手,这就是浪漫、精确、综合的过程。用皮亚杰的话来说,就是结构优先,所以脑科学也为浪漫、精确、综合提供了一个证据。

大脑的记忆是怎么形成的?此本书把记忆加工分成两种形式,陈述性记忆,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,主要发生在设计海马的大脑区域;一种是程序性记忆,或非陈述性记忆,对技能和其他认知操作的记忆,或者不能用陈述性记忆表征的记忆,主要发生在设计新纹路的大脑区域。青蛙问蜈蚣,你是怎么安排那么多脚走路的?先迈哪只脚?蜈蚣自己也不知道,并且再也没有办法向原来那样自由地走路。蜈蚣能自由地走路,代表它有程序性知识,怎么做的知识也叫内因性知识。我们以前把知识分成三类:陈述性知识、程序性知识、策略性知识即元认知。蜈蚣拥有程序性记忆或者叫非陈述性记忆,但我要把我如何走路用语意表达出来,那就成了陈述性知识,你拥有程序性知识,不代表拥有陈述性知识,会做不一定会说。

大脑认知外部世界,不是外部世界倒影在大脑里,是一个重构的过程。记忆也是如此。有没有真实的历史,没有!历史是叙述出来的,只要叙述必然是重构,把一个行动的东西转化成陈述的东西,用语意去表达,这本身就是建构,所以记忆是一种建构,它不是倒影,原因是遵循认知经济性原则。我们人的大脑其实是很遵循经济学原理的。如果我能用三种基本颜色调出更多颜色,我为什么要买千千万万种颜料呢?掌握了原理和要素,解决问题就简单了。我们一直讲底层逻辑就是这个意思。没有必要学那么多,学很少的东西就可以解决丰富的东西,不需要在头脑中存储太多东西,就节约了认知资源,大脑就是如此运作起来的。大脑在发育爬行动物脑时,他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发育哺乳动物脑或者大脑皮层,修修补补。喉咙本来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发声的,现在的功能就借用了。

高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?或者说,大脑用几斤重的东西解决负责问题靠的是什么?要素和结构!所以专家拥有的知识是结构化与要素化的。如何让一个孩子学习越来越轻松?结构化和要素化。例如,掌握中国历史,要把握核心要素和结构,其他在具体语境中考察变化,进行判断和轻松理解,这是一种智慧,也会预测未来。记住基本字根和结构,单词记忆就轻松。记住核心结构,并理解它,其他公式就可以达到自动化。一开始搭框架,建构摩天大楼,这是人跟人的区别。智力就是神经元的数量,大脑的结构复杂程度,是否四通八达,越四通八达,运行的速度越快,我们也可以说,一个人越聪明。这就是分布式认知,简称组装。看到一个人想不起叫什么名字,叫舌尖现象,它发生的原因是解码过程中,音形意链接出现障碍。记忆要记得牢,需要多通道地提取,的好处(有两种,形象化是一种,要警惕,在更多数情况下,让结构变得更直观,的直观是结构的直观而不是形象的直观,做脑图与地图是结构的直观,不是照片。记忆术是外部的直观,真正理解是一个东西的内部逻辑)

小结:心理与大脑,人的发展是在与外部互动中不断形成的,在跟外部互动中,我们的大脑是生物学基础,大脑不但是存储的器官,还是一个中央处理器,是一个中央厨房,对材料进行加工,我们知道大脑是如何运作的,防止两种错误说法,一种是把大脑比作仓库,一种比作形式训练说,大脑分区管特定的事情。大脑思考是整体性的,结构化的,同时是大脑分区之间可以相互替代,代偿作用。大脑处理信息是分布式认知,多面走过的人,我看到他的形状,听到他的声音,这些信息不是倒影到头脑中的,大脑中有不同的神经元,千千万万在发挥作用,然后这些信息在大脑中进行组装,最后形成一种形象,因此我们看同一个人,大家建构起的形象是不一样的,因为大脑的结构是不一样的,我们的加工与处理是不一样的,因此可以说,经验可以重塑大脑,原则是“用尽费退”在哪个地方投入的时间越多,学习的地方越多,效果越好,不用的地方就被废弃,被剪除,这与肌肉一样。大脑的神经元,经常用的会增加,不断分裂,会更密集,会更聪明。学习与练习的区分如同学生思维与职场思维,学生思维是做题思维,有规定的路径,用过练习,血管密度已经增强,提起速度增加,练习好像有很多的河流,高速公路,练习就是不断的把路加宽,让车辆跑动的越快;学习的话,可以加宽道路,当更多是修更多的路,好处是可以炒更近的路,所以应试教育的问题是,他把一些神经练的特别粗,我们对一些问题更加敏感,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。学习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,练习更强调结果,不断的重复动作。快递员数量增多是学习,快递员速度增快是练习。记忆是重构而不是复制,机械记忆、程序记忆是一类记忆,叫非陈述性记忆,陈述性记忆,或者叫语意记忆。记忆遵循经济学原则,专家比新手要记得棋局多的多,他把握要素与结构,用今天的话说,要抓核心概念大问题,他可以把零碎的结构组织起来,易于保持。练习得到是技能,学习得到的是智慧,艺体类更多需要练习,文化课更多需要学习。学习者如何融合各种讲座,必须有一个底层结构,研究性学习与申辩式思维是基本的学习方法。学习有两种通道:记忆与练习(侧重练习),研究与申辩(侧重学习)
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:无数次想改变自己,每一次都半途而废?

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收效甚微?

想变得自律却始终敌不过懒惰?

如果有,那你一定要看一下这本书。

《认知觉醒》通过两个维度教我们如何自我觉醒,自我成长。如何不再三分钟热度?如何保持极度专注,提高学习能力?如何走出迷茫和焦虑?

一方面是内观——了解我们大脑、潜意识、元认知,知道为何我们会迷茫焦虑,容易放弃,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,训练“理智脑”的能力。

另一方面是外观——培养自己的专注力、学习力、情绪力和行动力,推荐了五个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以及自己学习的经验和方法。

作者曾经也和很多人一样迷茫,经常熬夜,喝到烂醉,从不主动看书,运动,每天看视频打游戏打发时间,直到一场意外的发生,才开始反思、改变自己,实现飞速的成长。

他将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方法都写在了这本书里,相信你看完也能提升自己的认知,找到改变自我的原动力,走出迷茫和焦虑,实现人生的蜕变。

我们想要努力提升自己却没什么效果,本质上也是这个原因,我们无法改变自己,不是因为愿望不够强烈,也不是意志力不足,而是天性太过强大。

比如,我们明知道减肥不能吃高热量的食物,可心底深处似乎总有一种声音在怂恿着你吃一点;明知道沉迷手机不好,可眼睛和手机似乎被绑在手机上一样;明知道运动和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,可就是坚持不下去。

这种天性让我们始终陷在“明明知道,但就是做不到;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”的怪圈里,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天性。

那到底要怎么做呢?

知道了趋难避易的天性,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,去主动选择那些虽然很痛苦但对我们有益的事情,习惯了刷手机就尝试着放下看会书,习惯了躺着就尝试着走出去运动……

但在刚开始去改变的时候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太多的压力,给自己设下每天阅读两小时,每天跑步十公里的目标,看上去很努力,但往往也会让我们更快放弃,会让我们觉得改变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,再次灰头土脸地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待着。

找一个能让自己坚持的方式远比快速的改变更有意义,不妨尝试着先从打开书看一页或者跑步十分钟开始,先让自己养成习惯,慢慢地走出舒适区,避免困难区,让自己在拉伸区中练习,一点点地去突破。

你会发现,坚持一件事也没有那么难。

作者在书中写道:“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。”

只有拥有了清晰的认知,才会有明确的目标,正确的方法,有着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促使你去行动。

如何拥有清晰的认知?答案就是主动开启元认知,也就是要主动反思,防止被潜意识左右。

那些优秀的人往往都有每日复盘的习惯,将过去的思维和行为以及生活中每一个触动自己的点,进行回顾和剖析,找到问题的原因,总结规律,指导我们去解决问题,提升能力,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。

复盘方法:

①回顾

原本制定了什么目标?

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?

结果和目标相比如何?

②分析

找到在目标完成过程中有哪些亮点?哪些不足?产生的原因是什么?

③总结

总结问题,针对问题给出新的行动计划。

总结经验提炼出以后可复用的方法。

④实践

用新的方法行动,验证其可行性,迭代方法。

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都沉迷娱乐无法自拔,有时候只是想打开手机查一下资料,看到网页上显示的新闻不自觉地点进去,结果新闻一个接着一个,到最后连要查什么资料也忘了;

一会打开抖音刷会视频,一会玩几局游戏,一会和朋友闲聊几句,翻一会朋友圈,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没了。

这里忙一下,那里忙一下,但忙了一天下来,又好像什么事都没做成,生活一团糟。

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分散,偷走我们的时间,而想要高效地完成目标,专注是必不可少的。

启用灵魂伴侣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,所谓的灵魂伴侣就像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小人,它会在我们走神或是想偷懒的时候,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来,集中到需要关注的地方。

在你想要去玩游戏刷视频的时候,不妨停留几秒钟,让灵魂伴侣来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:“我的目标完成了吗?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?玩游戏刷视频能带给我们什么呢?是不是可以等任务完成以后再去做呢?”

多几次这样的思考,慢慢地就能将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来的目标上,去专注,去精进。

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很忙,没时间去看书,去锻炼,去学习,可当我们真正闲下来,有大把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后,往往也不会花时间去做那些有意义的事情,或者说就算去做了,效率也很低。

我们往往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于环境干扰或是意志力弱,但作者认为,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。

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升自己的重要性,于是,给自己定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,要坚持阅读,要写作,要早起,要跑步……

既想做这个,又想做那个,到了最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面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时候,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去逃避。

我在刚开始决定早起的时候,怎么也起不来,哪怕早上醒来了,心里也会想:“这么早起来做什么呢?好像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?起来看书?写作?练瑜伽?出去跑步……”

最后纠结了好一阵,干脆继续睡了。

后来,我给自己规定好,早上起来固定做一件事:自由写作。

这是在在《写作的诞生:如何开启你的写作之路》中学到的方法,作者提出:“成为作家首先要做的就是约束你的潜意识,让它服务于你的写作。”

而要对潜意识加以利用,你就要在它异常活跃时学会写作,对此,最好的方法就是:尽量早起,最好是在半睡半醒和彻底清醒之间,对自己纯粹写作能力的锻炼。

早起后不要进行任何信息的输入,不要看书,不要说话,更不要玩手机,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开始写作,想到什么就写什么,快速而不加评判地写下脑海中的想法。

做选择是一件很耗能的事情,最好提前做好规划,让目标在我们的脑海中清晰具化,消除行动上的模糊,才能更好地迈出脚步。

冥想不仅可以提升记忆力、专注力,还可以对抗抑郁和焦虑,有科学研究表明,通过冥想练习,人的大脑表面积增大,大脑灰质变厚,而这两个因素会影响到人的聪明程度,意味着通过冥想练习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。

很多名人,比如比尔盖茨、尤瓦尔·赫拉利等都有冥想的习惯。

2005年,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,普通人每天会在脑海里闪过1.2万至6万个念头。其中80%的念头是消极的,95%的念头与前一天完全相同。

大脑每天都在被这些念头牵着走,注意力自然很难集中,我们虽然不能阻止大脑产生念头,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方式来让我们更加专注。

在冥想过程中,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,如果走神了,把它柔和地拉回来即可。

坚持这种练习,你就能养成专注的习惯,让专注成为无意识的行为,即使不在冥想中,也能更好地专注下来。

知道很容易,行动很难,更难的是坚持不懈的行动,但,成长就是要去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,愿你我共勉。

本文来自作者[慕蕊]投稿,不代表蟒龙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nglong.com.cn/mangl/179.html

(12)

文章推荐

  • 反映出教育行业的问题是

    从最近几年的趋势来看,教育行业一直在走下坡路,然后很多教育家都非常的担心。众所周知,在当今社会中,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非常关注的。但是有很多地方教育机构正在面临倒闭问题,这就让很多人感觉到非常的费解。其实教育行业面临倒闭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,并不是说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意识在下降。沪多家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女学生自我提升必读的30本书

    女生不管你奔几请一定逼自己看完这30本书1、自律习惯方面这些书,让我生活变自律了,改掉了每天刷短视频好几个小时的习惯,养成每天健身、看书、写作等好习惯。推荐书单:1《微习惯》2《习惯的力量》3《掌控习惯》2、时间管理这些书,教会我管理自己业余时间,尤其是每天晚上8点-10点这段时间,每天利用好这2小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ai续写软件有哪些

    一、EffiditEffidit智能创作助手是由腾讯研发探索用AI技术提升写作者的写作效率和创作体验的写作效率工具;功能包括:智能纠错、短语补全、句子补全、短语润色、例句推荐、论文搜索、翻译等功能。我们只需要在Effidit智能创作助手中输入一个词或者一段话,Effidit中的智能补全功能就会生成多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HOT的简历

    ----HighFiveOfTeenagers,我们习惯称他们为H.O.T由1996年9月,HOT以一曲步入歌坛,但是他们在那时得到广泛的喜爱。紧接着首张专辑的《战士的后代》一推出带来空前的反响,他们也逐步走向韩国歌坛的霸主地位。1997年夏季,HOT发表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《狼与羊》,对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aj那么多系列到底哪个系列才是真正的“神”?

    从80年代诞生的第一双AirJordan1,到如今的AirJordan34代,JordanBrand已经走过了近35个年头。AirJordan作为当下最热门的鞋款之一,每一个系列都各具特色,并且十分受到球鞋玩家的喜爱。毋庸置疑,其中AJ1代是人气最高、颜值最高的一款,无论是穿着它打篮球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【HAKUNA MATATA】童年记忆中的祥和大草原

    感动,只因一开场的震撼。当那个经典的草原乐章响起时,回忆就跟着3D的视觉效果,一点点立体的出现在脑中。小时候,看动画片的时候,就很惊讶,怎么能画得那么栩栩如生。后来才知道,那是制作组真的照着真狮子画出来的。工作室里,驯兽师让狮子做出制作组需要的姿势,然后画师坐在加厚玻璃前,临摹,画出最真的狮子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交通安全小卫士二十个字

    在我们身边,常常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。在这些事故中,小到跌倒、大到身立,这些都是在提醒我们没一个人:必须时时刻刻注意交通安全!其实交通事故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。我们走路、骑车都要靠右边行走,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左右看看,如果是十字路口要看“红绿灯”、如果没有“红绿灯”我们要看前后左右,不闯红灯,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谁知道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副书记郑强的

  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副书记郑强三观很正,是一位对学生负责、深受学生好评的高校教师。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书记郑强教授发表公开信,声讨其华中科技大学的后勤服务集团。表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在多年无法得到正常安置的情况下,他多次向后勤服务集团的领导提出相关请求,用极其卑微的口吻甚至是采用辅导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目录

  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材的目录,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揭示与报道教材的工具。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目录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目录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科学?技术?社会植物的组织培养 第二节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  • 4个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

    1、草木皆兵东晋时,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,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,去攻打晋国。晋国派大将谢石、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。苻坚当然很傲慢,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。可是,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,苻坚慌了手脚。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,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,士气高昂,连晋军驻扎的八公

    2025年09月27日
    0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慕蕊
    慕蕊 2025年09月19日

    我是蟒龙号的签约作者“慕蕊”!

  • 慕蕊
    慕蕊 2025年09月19日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心理与大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慕蕊
    慕蕊 2025年09月19日

    本站[蟒龙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
  • 慕蕊
    慕蕊 2025年09月19日

    本文概览:2020年12月17日 周四 晴 人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生。人在影响环境,环境也在影响大脑。文化相当于软件,大脑相当于硬件,要理解大脑的基本常识与运行规律,《适于脑的教学...

    联系我们

    邮件:蟒龙号@sina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