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里的饮食教育,从幼儿体验和生活化的场景出发,落脚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生活能力的获得。
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遵循特定规律,必须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,从课程建构的角度,来实施幼儿园食育教育。
因此,幼儿食育教育系列课程,立足幼儿情感、认知和能力的发展,围绕日常饮食生活,全面系统地架构了食育教育体系。
萌逗·课程目标体系
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和健康科学饮食的需求出发
01/
一个整体的课程体系架构首先是系统的目标体系的搭建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提出,“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,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。”并且同时强调,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”,要让幼儿“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”,“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”。
基于《指南》中的幼儿学习和发展观,萌逗幼儿园食育系列课程将课程的目标体系聚焦于 “食育观”、“食能力”、“食认知”三个基本方面。
所谓“食育观”,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接触食物中,表现出来的可持续的食物观、健康生活观,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。
幼儿与食物的互动是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互动,是理所当然的教育。食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在跨越生活、生命、生态的不同维度,获得和谐的情感和品质,如珍惜与不浪费、感恩与分享、和谐的生态和环保观念等。
“食能力”,包含饮食习惯培养、择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个方面,择食是指对于不同食物的选择能力,这是幼儿生活中最为基础的能力要求。
能否分辩出健康与不健康的食物,会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物,是健康饮食的根基。很多成年人都只按本能喜好选择,完全没有择食的意识和能力。从小开始培养择食力,将使幼儿受益一生。
食育是生活化的教育,可以实践的教育内容。幼儿在自已动手的过程中用五感来感知食物,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,是真正有趣的劳动教育。
“食认知”,主要指幼儿在日常生活过程中,对食物及相关常识的了解。
这种认识不是具体知识的掌握,而是形成一些基本的认知概念。在认知层面重在协助幼儿建立对天然食物的热爱、对健康和不健康食物有初步认识。
02/
整体目标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。
在所提供的教学方案中,每个教学活动都设定2至3条基本目标,分别对应“食育观”、“食能力”和“食认知”。
不同教学活动侧重不同的教学目标。在纵向的维度上,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侧重点不同。
小班的幼儿更侧重对饮食习惯的培养
借助基本的幼儿一日生活,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与就餐习惯。
中班的幼儿则更侧重认知食物与饮食健康
通过具体日常食物的接触,发现更多的食物生长和加工的过程,认识到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及不健康食物对人身的危害等
大班的幼儿更关注幼儿对于食物与自然、社会关系的感受
更加侧重对食物相关的文化层次的内容,更加强调深度的探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世界多元的饮食文化。形成整体性的概念或认识,最终形成食育世界观。
食育作品
入秋后,在宜兰县深沟村的小小农夫, 便扛起锄头,在自己认养的土地中辛勤的翻土,他们借由动手务农来认识人与土地的关联,同时也埋下了饮食教育的种子。
并不是吃无毒食材,就可称为饮食教育。位于宜兰县员山乡的深沟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,每天的营养午餐是在地小农提供的无毒食材,但园所的食育是从最源头:带小孩体验农夫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开始,这里的孩子,每天都要照顾四十坪农场中的作物,当小小农夫就是园所孩子的日常生活。
深沟附幼采华德福教育理念,重视人与自然关系,地理位置也有推行食育得天独厚条件:园所不远处有天然涌泉,一旁有校园农场,附近有不少友善土地耕作的小农。
于是园方向农夫租借了校地旁的四十坪农地,并情商农夫们提供技术支援,开始带着孩子打造「无毒农场」。若只有单次的农事体验,幼儿无法理解无毒食材的栽种不易,深沟附幼主任林慧敏说,所以园所没有所谓的「农事课」,下田就是园所孩子的日常生活。
深沟附幼的小孩天天走入农场,农事体验随节气走,夏天因台风、高温影响,蔬菜产量较低、品项少,因此幼儿园在夏天不种菜,让土地休息,等到入秋白露后才开始耕作。且从整地、播种、施肥、浇水、拔草到采收,教师、家长们带小孩一步步参与农场经营,每个小孩有自己负责的一小块农地,每天到农场拔草、浇水,遇到种植问题再找老师或农夫老师协助。
这个由幼儿们所打造的「无毒农场」,种植的作物以短期叶菜类为主,例如地瓜叶、A菜、青江菜、白菜、菠菜、高丽菜等,另外还有秋葵、茄子、辣椒、木瓜等。
要带幼儿了解「安全食材」的概念,无法用抽象的知识解释,最适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即是亲身体验。林慧敏指出,幼儿完整参与农耕历程,可体会到蔬菜成长需要时间,过程中会遇到天灾、病虫害等问题。于是,每天下午的团体时间,老师会带着小孩讨论,为什么有些蔬菜长得慢?要怎么处理病虫害?使用农药的好处跟坏处?这都奠基在幼儿的实际体验与疑问上,脱离这些体会,讲再多的饮食营养观念,对幼儿来说都太抽象。
当幼儿动手务农、吃在地无毒食材,对作物与土地也会产生感情。每个小孩一旦确认自己认养的农地,有空档就会去看看,把他们认养的作物视为「蔬菜宝宝」,而且采收后非常珍惜,煮好后全部吃完,有一阵子老师们的秋葵采收,好多小孩抢着要拿回家给妈妈加菜。
食育作品离不开食育资料书,食育资料书能支持我们更好做食育的书,包括理念、操作、知识原理、社会背景等等。希望能支持大家更好的来理解和实践食育。比如;
《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》——开动食育出品
《中国饮食文化史》——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
《再现随园食单》——古人的饮食观
《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》——日本幼儿园的食育
《餐桌上的味觉练习》——法国倡导的食物五感
《大地的礼物》——华德福理念的农耕课
收录理由:能从概念上讲食育的书现在还是极少的,这其实也是我们当时写这本食育书的初衷
本文来自作者[含薇]投稿,不代表蟒龙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nglong.com.cn/mangl/781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蟒龙号的签约作者“含薇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萌逗食育-幼儿园系列食育课程目标体系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蟒龙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本文概览:幼儿园里的饮食教育,从幼儿体验和生活化的场景出发,落脚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生活能力的获得。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遵循特定规律,必须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,从课程建构的角度,来实施幼儿园...